发布时间:2023-01-31浏览次数:294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20日电 题:内蒙古老年“自助餐厅”开业三月记:和家里吃到的味一样
“这里的饭菜价钱便宜,每人才12元,饭做的和家里一个味。”
“这里完全是自助模式,随便吃,有凉菜、有热菜、有主食,都是按照老年人口味设计的。”
这是20日中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老餐厅” 中几名老年人的一段对话。
记者探访发现,当日,在该餐厅就坐的这些老年人,他们进门后,如同回家一样轻松自在,他们先是和服务员拉家常,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要水喝,甚至还和服务员说,“可不可以沏壶茶”。
待坐定后,这些老年人便开始讨论吃什么?有人说,“吃烩菜吧”;有人说,“还是莜面舒服”。人群中顿时形成两种不同意见,这时服务员走来说:“其实吃啥都可以,这里都有……”
几分钟后,这些老年人的餐桌上便摆上了他们喜欢吃的饭菜。
记者注意到,这家开业三个月的餐厅,从外观看显得非常朴素,不过,集宁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里已得到了周边1.2公里范围内老年人的青睐。
集宁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王昱介绍,这也是这家以“自助”为特色的老年餐厅开业三个月以来最自豪的事。
王昱介绍,开设“为老餐厅”的真正出发点,是为不愿意做饭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图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为老餐厅”,受到当地老年人的欢迎。 中新社记者李爱平摄
经营“为老餐厅”的负责人孙月德透露,为老年人办餐厅,不能从盈利角度看,“我们只有微薄的利润,但这是可以持续做的事业,能长期干下去。”
“为老年人做餐饮服务,需要的是情怀,如果考虑挣大钱,就失去了‘为老餐厅’的意义。”孙月德告诉记者,开业三个月来,“能倾听这些老人的心声,让他们内心不再寂寞,是最大收获。”“这些老年人因为子女不在身旁,特别希望别人能听他们说话。”
“我现在做的是一份事业。”孙月德说,目前餐厅只提供早点和午饭,老年人就餐毕,还可到二楼棋牌室去打扑克或者到另一间屋子练书法、看书,这一切都是免费。
孙月德透露,“为老餐厅”开业以来,已吸纳周边80%的老年人来此就餐,大家普遍反映,“饭菜可口,在这里身心放松。”
图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为老餐厅”开业三月,当地老年人就餐现场。 王昱供图
“为老餐厅”只是集宁区民政局助力老年人健康养老的一部分。
集宁区民政局最新消息称,当前,该局除了面向社会为老年人办了“为老餐厅”,还在助医、助浴、代购、代办等基础性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延伸。此外,老年课堂、康复理疗、旅居养老等特色服务也得到了多数老年人的认可。(完)
中新社湖南常德7月20日电 题:“80后”台青缘结陶潜 湖南“世外桃源”种百果
作者 付敬懿 徐志雄
“我们最终愿望是达到一千亩,来种植台湾特色水果,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百果园。”盛夏时节,在湖南常德市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台湾农夫果园”种植大棚里,“80后”台湾青年阮子玮精心照看着每一株试种的新品果树。
将台湾特有的优质水果品种、技术引进大陆,并尝试推广种植,阮子玮用七年时间让黄金火龙果、燕窝果、红心芭乐等近20种台湾水果在桃源县蓬勃生长,260亩的荒地变成了一片飘香果园。
2023年3月,湖南常德市桃源县,“80后”台湾青年阮子玮在大棚里查看新试种的“树葡萄”嘉宝果。 中新社记者 付敬懿 摄
“今年正在试验的是树葡萄、木瓜和杨桃,因为两地气候差别很大,很多品种难熬过试验阶段。”阮子玮说,因为自己喜欢大自然又厌倦了城市喧嚣,加上大陆对农业的政策补贴等很重视,相信选择农业未来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2015年,阮子玮和父亲阮琨程从台湾高雄来到常德考察,第二年就决定在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描述的“世外桃源”所在地发展特色农业。虽然起步艰辛,但背靠4A级景区枫林花海,果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从事农业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阮子玮的父亲在台湾长期负责种苗与农产品深加工研发。阮子玮说,20多年前父亲就在福建发展农业,见证了祖国的发展。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却从未想过放弃。
如今,走进阮子玮的“农夫果园”,偌大的农旅融合产业园到处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实,每一款水果都有特定的区域与简介。踏上紫藤花步道,生态美景观不尽,果园已经成为枫林花海最大陪衬。
2023年3月,湖南常德市桃源县,阮子玮(右)在和父亲阮琨程查看台湾高架草莓长势。 中新社记者 付敬懿 摄
扎根桃源以来,阮子玮的基地每年吸引5万人次进园观光,也吸纳了周边20多名农户就业。他与桃源县职业中专开展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推广现代生态农艺技术。
“我希望透过研学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农业,增加他们从事农业的意愿。”阮子玮说,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大陆,目前从事农业的人员普遍年龄大,农业的未来必须要有年轻人的加入。
阮子玮与父亲希望,引进的新品种、技术能帮助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从2017年起,他配合当地政府到周边10多个贫困村进行产业帮扶、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周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阮子玮说,“要让来自宝岛的水果在祖国大陆的土地上蓬勃生长,要把幸福的种子播撒给更多的人”是父亲和自己的梦想,如今正在梨树垭村、红官村、龙家嘴村、汤家山村等周边乡村慢慢成为现实。
2023年3月,湖南常德市桃源县,阮子玮(右)和父亲在“台湾农夫果园”修建了“一家亲同心步廊”。 中新社记者 付敬懿 摄
2021年9月,阮子玮还成立了一家台湾农特产品展示馆,并逐步尝试直播带货、采摘体验游等,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台湾优质农特产品,让高经济价值水果持续推广,丰富民众味蕾,帮助农户致富。
阮子玮说,乡村振兴是两岸青年追逐梦想的机遇,在广袤的农村也能实现“种植幸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