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5浏览次数:77
中新网天津7月20日电 (张少宣 王在御)“2023‘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20日在天津蓟州区第一中学体育馆正式开赛。来自全国各地38支参赛队伍1200余名运动员,将在20日至22日参与28个车辆模型竞赛项目的角逐。
据悉,本次总决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车辆模型运动协会、天津市体育局和蓟州区人民政府主办,蓟州区体育局、天津车神架风景区承办。
7月20日,2023“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天津举行。图为参赛选手调试车辆模型。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该赛事自1996年首届活动至今已举办27年,是教育部认可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科技体育全国性赛事。参赛青少年需要自己动手制作、调试赛车,编写程序操控赛车来完成各项比赛。”蓟州区政协副主席、体育局局长陈平介绍说。
20日上午,蓟州区第一中学体育馆内多个项目同时开赛。记者看到,在体育馆南侧,“坦克技能赛”场地布满模拟障碍,选手需要遥控“坦克车”完成避障、射击、跨桥等一系列任务;北侧的“电动越野车竞速赛”赛场上,8名选手一组,遥控赛场开展竞速比赛,比赛过程中反超、碰撞等精彩瞬间不断。
7月20日,2023“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在天津蓟州举行。图为汽车模型穿越赛道。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无人驾驶智能车任务赛”。赛场上模拟建设了学校、餐厅、高架桥、红绿灯等建筑、设施,十余名参赛学生围坐在赛场旁,一边听取裁判发布的任务指令,一边紧张地编程。
“这项比赛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无人驾驶。参赛者需要独自编程,让车辆自主完成红绿灯识别等操作,并准确到达任务地点。”赛场总裁判长王祖春介绍,此外,“安全驾驶积分赛”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依据,比赛的同时还能培育选手交通安全意识,比拼速度的竞速赛是按照真实赛车等比例缩小,让比赛更具竞技感。(完)
图为万桐书之女万静(右二)向新疆艺术学院赠予1952年至1957年间收集整理的十二套木卡姆记谱手稿。 胡嘉琛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20日电 (胡嘉琛)“木卡姆记谱手稿不应尘封在书柜,应当让更多人了解它、传承它。把它交到专心做研究的学者手中,我很放心。”万桐书之女万静2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说。当日,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新馆在新疆艺术学院开馆,万静将万桐书1952年至1957年间收集整理的木卡姆记谱手稿赠给校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民间乐曲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多彩画卷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当时文化部派出中央音乐学院万桐书等音乐家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对新疆民间古典音乐“木卡姆”进行挖掘、整理、研究。
长期以来,木卡姆一直是在民间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1951年至1960年,在万桐书主持下,一批木卡姆艺术研究者奔赴天山南北,克服万难,为抢救、保护和传承木卡姆艺术倾尽心血。1960年,《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出版,这是历史上以曲谱形式将十二木卡姆记录下来的第一个版本。因贡献突出,万桐书也被誉为“抢救木卡姆艺术第一人”。
木卡姆记谱手稿见证了包含万桐书在内的一批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工作。 胡嘉琛 摄
2005年11月25日,木卡姆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中以全票通过了申报。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在新疆艺术学院的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看到,恒温柜内,一页页泛黄纸张上的乐谱字迹清晰。2023年1月9日,万桐书先生在厦门去世,享年100岁。万静说,“按照我父亲生前遗愿以及母亲的嘱托。这些从新疆民间整理出的木卡姆记谱手稿最终回到了新疆。希望这些灿烂文化能以新的方式继续保护传承下去。”
据新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章立新介绍,该校是国内唯一开设木卡姆专业学历教育的院校,学院长期聚焦包括木卡姆在内的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并积极探索将音乐教学与非遗传承紧密结合,已培养出大批木卡姆专业艺术人才。
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还展有200余件民族乐器。 胡嘉琛 摄
据悉,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新馆占地面积800平米,展有万桐书生前工作生活照片30余幅,钢丝录音带10盘,以及十二套木卡姆记谱手稿。章立新说,“未来将充分发挥木卡姆文献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作用,结合社会教育职能,推出科普教育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