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6浏览次数:992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陈建新 夏宾 杨程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9日公布。多位民企人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有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
《意见》开篇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这是对民营经济定位作出的重要表述,有着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作为农牧行业企业,新希望集团将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攻坚生物育种等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稳步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助力农牧食品产业变革。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此次《意见》的发布,不仅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信号,有效助力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增强活力,也为锚定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积累动能。
《意见》提到,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周鸿祎表示,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背景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挖掘内需市场的新增长点。在国家多项利好政策支持下,民营企业要将人工智能作为培育发展的新动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产业数字化作出更大贡献。
坤辰资本创始合伙人张云祥表示,此时中央出台的文件可谓是“强心针”,不仅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也在公平竞争、融资支持、法治保障等方面释放了政策红利。“这是企业进取的契机,也一定会在企业运营中解决不少缺资金、有信息差等实际问题。”
《意见》提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意见》还在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切实的举措。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表示,民营企业在市场上有时会面临“卷帘门”“旋转门”等各种看不见的壁垒,为了发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成本。相信政策的出台及落实,会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民营企业也更能集中精力创新创业。
福建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则观察到“晋江经验”写入了此份文件。他表示,九牧集团作为泉州成长起来的企业,是“晋江经验”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在“晋江经验”指引下,坚守实业之根,专注科技创新,30多年来心无旁骛做好每一件产品。今后,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共同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完) 【编辑:刘欢】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90后”归侨故乡“石”趣:匠心是最好的传承
鱼群游弋,簇拥在如花似琼的珊瑚丛中。这幕描绘海底秘境的雕刻作品让石头重新焕发了生机。黄蓝搭配的色泽渲染出斑斓多姿的珊瑚,石块的条纹也恰到好处地成了鱼儿身上的纹路。
这座名为《畅游》的石雕作品出自“90后”归侨、非遗温州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胡植柱之手,在近日结束的第十五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揽获银奖。
图为胡植柱作品《畅游》。受访者供图
胡植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希望不断精进技艺,当一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语者”,以刀代笔,让石头“说话”。
胡植柱出生于侨乡玉壶县,从小对石雕情有独钟。他说,早在1905年,玉壶第一位华侨胡国恒带着石雕一路贩卖,远走欧洲,这门传统手艺也随之扬名海外。“2005年,我跟随父母去到意大利,从事服装行业。异乡的生活总觉得找不到归属感,到2012年,我决定听从内心的想法,回国拜师学习石雕技艺,追寻热情之所在。”
“回国后,从温州出发,前去拜师学艺的那个早晨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胡植柱回忆称,“担心错过班车,我早早去到车站等待。三个小时的车程,我欣喜于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家乡的事物都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温州石雕是江浙地区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古老的雕刻技艺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雕刻者以叶蜡石为材料,因材施艺,因色取巧。胡植柱介绍说,深思熟虑后的一笔一刀都在为石头做“减法”,对颜色的把控也极其讲究,每一件成品都需要时间的磨练和沉淀。他说,这对新手时期的自己无疑是一种挑战。
图为胡植柱作品《红船精神》。受访者供图
“入门的基本功需要将形状各异的石头雕刻成光滑的鸡蛋形状,即需要摸索技巧,又需要力量的加持。结束练习后,拿筷子的手都忍不住发抖。”谈起三年的学徒时光,胡植柱滔滔不绝,“日复一日地开坯、雕琢、封蜡、润色虽显枯燥,但一凿一刻都是心血和热爱,我的生活变得很充实。”
啼叫的鸟儿、绽放的花朵、云雾缭绕的山、嘉兴南湖的红船……胡植柱娴熟地运用圆雕、镂雕等技艺,决心将传统手工艺继续传承下去。他开设了“石语者”工作室,思考如何将非遗技艺和文创产品融合,让石雕也能成为带得走的乡愁;在“小胡说事儿”栏目,胡植柱化身讲师,向海外华裔青少年讲述非遗之美,“我希望以石雕为桥梁,在传承文化根脉的同时,拉近海外游子与家乡的距离。”
近年来,玉壶县大力发展以慢为经营特色的新经济,也积极鼓励和推动玉壶籍华侨华人回乡创业。年轻人带来的创意和异域风情让玉壶慢城更加国际化。胡植柱表示,“乡村建设需要年轻血液注入活力。我们相聚于此,发挥所长,为擦亮侨乡文化名片贡献自己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