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5浏览次数:347
中新网天津7月20日电 (张少宣 王在御)“2023‘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20日在天津蓟州区第一中学体育馆正式开赛。来自全国各地38支参赛队伍1200余名运动员,将在20日至22日参与28个车辆模型竞赛项目的角逐。
据悉,本次总决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车辆模型运动协会、天津市体育局和蓟州区人民政府主办,蓟州区体育局、天津车神架风景区承办。
7月20日,2023“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天津举行。图为参赛选手调试车辆模型。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该赛事自1996年首届活动至今已举办27年,是教育部认可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科技体育全国性赛事。参赛青少年需要自己动手制作、调试赛车,编写程序操控赛车来完成各项比赛。”蓟州区政协副主席、体育局局长陈平介绍说。
20日上午,蓟州区第一中学体育馆内多个项目同时开赛。记者看到,在体育馆南侧,“坦克技能赛”场地布满模拟障碍,选手需要遥控“坦克车”完成避障、射击、跨桥等一系列任务;北侧的“电动越野车竞速赛”赛场上,8名选手一组,遥控赛场开展竞速比赛,比赛过程中反超、碰撞等精彩瞬间不断。
7月20日,2023“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在天津蓟州举行。图为汽车模型穿越赛道。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无人驾驶智能车任务赛”。赛场上模拟建设了学校、餐厅、高架桥、红绿灯等建筑、设施,十余名参赛学生围坐在赛场旁,一边听取裁判发布的任务指令,一边紧张地编程。
“这项比赛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无人驾驶。参赛者需要独自编程,让车辆自主完成红绿灯识别等操作,并准确到达任务地点。”赛场总裁判长王祖春介绍,此外,“安全驾驶积分赛”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依据,比赛的同时还能培育选手交通安全意识,比拼速度的竞速赛是按照真实赛车等比例缩小,让比赛更具竞技感。(完)
中新网张掖7月20日电(诸葛瑞鑫)炎炎夏日,各地风光美景如画,苍茫河西,饮马祁连,山丹马场的生态画卷缓缓展开。
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举办的“走进新国企,共建生态文明”活动,走进了张掖市山丹县的山丹马场。
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总面积329.36万亩。在这里,中新网记者看到一望无际的杂草和无边的燕麦草,花海般的油菜花,但却看不到满山坡的牛羊马。
山丹马场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钱述华对中新网记者解释,“马场的载畜量有严格要求,一只羊需要18.53亩草地喂养,也就是1个羊单位,一头牛需要4个羊单位的草地面积,而一匹马则需要5个羊单位的草地面积。”
据介绍,目前在草原总面积188.19万亩的山丹,共养了700多匹马、9000多头牛、12400多头羊和600多头驴。通过落实减畜畜牧措施,实施生态建设项目,草原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治理,这也让岩羊、马鹿、狍鹿、藏狐、狼、金雕等许多不常见的野生动物种群频频现身山丹马场草原。
山丹马场当前聚力发展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规模种植业、特色养殖业、高原食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责主业的“四大产业”,产值比重为76%的种植业依旧是山丹马场的支柱产业。据山丹马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永军介绍,2022年山丹马场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净利润1.29亿元的建场以来最佳成绩。
山丹马场围绕“新发展”理念,将原有单一的油菜籽、啤酒大麦、青稞“老三样”种植模式,调整成以青割燕麦草、脱毒马铃薯种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低耗水且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为种植业结构新亮点。大力推广应用免耕播种、无人机灭草、拖拉机北斗导航定位等农艺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自主繁育的脱毒马铃薯品种培优工作,提高种植业产量和收益。
随着生态环境和林草资源的有效保护,水源涵养功能持续提升,辖区内林草植被盖度达到85.36%,可食牧草比例提高到96%。“现在马场有两个发展目标,一是努力实现农牧业向中高端产业链转移,二是新产业向山下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努力争做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王永军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