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2浏览次数:99
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 今天,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组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京津冀联合办)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正式揭牌成立。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出席活动,并为京津冀联合办揭牌。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按照京津冀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达成的共识,由北京市协同办牵头,天津市、河北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京津冀联合办筹备组,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集中办公。7月7日,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相关工作规则。座谈会期间,还召开了京津冀常务副省(市)长联席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及15个专题工作组工作情况汇报。
京津冀联合办的主要职责是聚焦跨区域、跨领域重点事项,推动落实三省市层面协同机制确定的工作任务,协调督促各专题工作组具体任务落地实施。
下一步,京津冀联合办将发挥“联合”作用,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共同落实好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相关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度重点任务等重点事项落地见效。牢牢牵住“牛鼻子”,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共同落实好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高水平建设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聚焦重点园区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天津港作用,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共同绘制京津冀产业链图谱,策划开展系列活动。发挥好平台机制作用,坚持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京津冀三省市将密切协作、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实现“1+1+1大于3”的效果,携手奋进、合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完) 【编辑:李岩】
中新网广州7月20日电 (记者 王坚)据广州市科技局20日消息,其会同广州海关、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五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第一批科研用物资跨境正面清单,以广州实验室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试点,出台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
广州市科技局介绍,该市是科技部“推动开展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试点工作”的6个试点城市之一。该局牵头试点“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针对创新主体在科研用物资跨境方面面临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经过广泛调研,与试点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磋商,并报请相关国家部委核准,最终选定动物干细胞等15项物资纳入第一批正面清单。
广州市科技局表示,为确保试点单位能够实现科研用物资跨境顺利通关,该局会同海关等部门建立了快速通关机制,为试点单位纳入“正面清单”的物资开通“绿色通道”,可优先办理检疫审批、单证审核、检查等业务,可直接向海关申报通关,无需办理《药品进口通关单》。
同时,如需出具《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可获得商务部门的加快处理;可享受免于提供国外官方检疫证书等系列检疫监管便利化措施;对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开展风险评估,符合要求的允许快速通关,同时加强后续监管。
此外,全面推广应用低温探测、智能审图、集中审像等非侵入式查验技术,支持取得审批批文的生物样品等物品通过非贸渠道快速通关。
广州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动物细胞、血液及其制品等审批时间已由1-2周缩短至1-3天,进境检验检疫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针对SPF级小鼠等实验动物,已实现了边隔离边实验。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相关负责人称,通过试点改革,该校在科研物资跨境流动方面的主要诉求均已得到充分指导和协调解决。(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