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0浏览次数:165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7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7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习近平指出,基辛格博士刚刚度过百岁生日,你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多次。这两个“一百”加在一起,使你这次访华具有特殊意义。52年前,中美两国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和你本人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作出中美合作的正确抉择,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展望未来,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也将造福世界。希望你和美国有识之士继续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确轨道发挥建设性作用。
基辛格表示,感谢习近平主席选择在我首次访华会见中方领导人的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我。美中关系对于美中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当前形势下,应该遵守“上海公报”确定的原则,要理解一个中国原则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推动美中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我愿继续为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
王毅参加会见。(完)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20日电 题:内蒙古老年“自助餐厅”开业三月记:和家里吃到的味一样
“这里的饭菜价钱便宜,每人才12元,饭做的和家里一个味。”
“这里完全是自助模式,随便吃,有凉菜、有热菜、有主食,都是按照老年人口味设计的。”
这是20日中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老餐厅” 中几名老年人的一段对话。
记者探访发现,当日,在该餐厅就坐的这些老年人,他们进门后,如同回家一样轻松自在,他们先是和服务员拉家常,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要水喝,甚至还和服务员说,“可不可以沏壶茶”。
待坐定后,这些老年人便开始讨论吃什么?有人说,“吃烩菜吧”;有人说,“还是莜面舒服”。人群中顿时形成两种不同意见,这时服务员走来说:“其实吃啥都可以,这里都有……”
几分钟后,这些老年人的餐桌上便摆上了他们喜欢吃的饭菜。
记者注意到,这家开业三个月的餐厅,从外观看显得非常朴素,不过,集宁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里已得到了周边1.2公里范围内老年人的青睐。
集宁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王昱介绍,这也是这家以“自助”为特色的老年餐厅开业三个月以来最自豪的事。
王昱介绍,开设“为老餐厅”的真正出发点,是为不愿意做饭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图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为老餐厅”,受到当地老年人的欢迎。 中新社记者李爱平摄
经营“为老餐厅”的负责人孙月德透露,为老年人办餐厅,不能从盈利角度看,“我们只有微薄的利润,但这是可以持续做的事业,能长期干下去。”
“为老年人做餐饮服务,需要的是情怀,如果考虑挣大钱,就失去了‘为老餐厅’的意义。”孙月德告诉记者,开业三个月来,“能倾听这些老人的心声,让他们内心不再寂寞,是最大收获。”“这些老年人因为子女不在身旁,特别希望别人能听他们说话。”
“我现在做的是一份事业。”孙月德说,目前餐厅只提供早点和午饭,老年人就餐毕,还可到二楼棋牌室去打扑克或者到另一间屋子练书法、看书,这一切都是免费。
孙月德透露,“为老餐厅”开业以来,已吸纳周边80%的老年人来此就餐,大家普遍反映,“饭菜可口,在这里身心放松。”
图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为老餐厅”开业三月,当地老年人就餐现场。 王昱供图
“为老餐厅”只是集宁区民政局助力老年人健康养老的一部分。
集宁区民政局最新消息称,当前,该局除了面向社会为老年人办了“为老餐厅”,还在助医、助浴、代购、代办等基础性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延伸。此外,老年课堂、康复理疗、旅居养老等特色服务也得到了多数老年人的认可。(完)